2022年06月19日 星期六

找矿报国 青春无悔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矿产调查团队

来源:地调局哈尔滨中心 作者:陈桂虎 宋庆元 发布时间:2025-01-15

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信念坚定、斗志昂扬、技术精湛、作风硬朗,常年奔赴在白山黑水,穿梭于密林深山,把找矿报国印在心坎上,把忠诚担当落在行动上,把无私奉献扛在肩膀上,以脚步为笔、汗水为墨、大地为纸,栉风沐雨,不畏艰险,用理想和赤诚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厚重的足迹,用青春热血书写着荡气回肠的新时代地质人之歌。他们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中心)矿产调查团队。

2024年,该团队新发现金矿(化)体26条,圈定找矿靶区8处,提交区块建议6处。其中,在吉中延边成矿带蛟河地区取得新进展,控制1条长约1500米、宽约200米的金矿化蚀变带,钻探工程深部揭露到5层矿(化)体,最高金品位达12.02/吨,有望形成中型以上矿产地。

找矿离不开坚定信心

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后,这支找矿尖兵使命在肩、信心十足。哈尔滨中心党委第一时间成立找矿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协调中心的找矿工作,并抽调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专业人员组建找矿突击队,全力谋划推进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地质找矿工作。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找矿信心来自哪里?在哈尔滨中心矿产调查团队,他们的信心来自殷殷嘱托。2023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后,该团队组织多个波次的学习研讨,人人谈认识、说打算、立誓言,自觉对标对表,激发找矿内在动力。信心来自目标牵引。中国地质调查局《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和“十四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目标性、方向性、指导性很强,团队组织成员反复学习、认真研究,做到了心中有数、眼中有活、手中有招。信心来自底蕴优势。该团队75%的成员曾经是原武警黄金部队官兵,他们是在“勇闯禁区、甘于奉献、敢打必胜、不辱使命”的“西口子”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有着经验丰富的找矿经验,有着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有着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这为担起新时代找矿使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找矿离不开科学方法

找矿是辛苦活儿,但更是技术活儿,需要科学精准的工作方法。该团队始终遵循地质找矿客观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精钻细研,中心矿产调查项目逐年优化,找矿成果捷报频传。

哈尔滨中心矿产勘查团队坚持聚焦科技创新,组织专人系统收集研究历年来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地物化遥等成果资料,以及探矿权设置和自然保护区等相关信息,综合性开展研究工作,准确掌握吉黑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特征,初步建立了金矿产地数据库。坚持就矿找矿,系统总结额尔古纳-漠河地区金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成矿特征、成因类型,初步建立金矿成矿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砂宝斯式、宝兴沟式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预测模型。充分运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在老沟-砂宝斯林场矿集区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4处,提交Ⅳ类勘查区块建议2处。注重研究分析三稀典型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铌钽稀有稀土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调查掌握漠河、新林地区的三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圈定综合异常17处,提交区块建议1处,有效拓展了大兴安岭成矿带找矿新格局。通过分析巴尔哲铌钽稀有金属矿床地质背景和特征,研究矿床成因及稀有金属矿物类型、化学成分和铌、钽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开展基于矿床知识图谱的典型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和找矿标志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稀有稀土矿产成矿模式,开展找矿预测。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多宝山-黑河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地球化学、矿产勘查开发和科研等近40年的各类资料,实施大数据智能找矿预测研究,分析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总结成矿规律,分析评价找矿潜力,圈定铜预测区7处、金预测区11处。

此外,该团队依托现有探矿权和勘查资料,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动态调查,深入研究剖析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本底条件,构建矿产资源调查项目库,高质量储备二级项目4个、三级项目23个,推动矿产勘查工作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十五五”业务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找矿离不开探索精神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森林多、沼泽多,覆盖层厚,如何在该地区实现找矿新突破,是摆在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该团队采取技术研讨会、聘请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研究攻关如何在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实施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绿色勘查技术方法组合。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论证,该团队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植被发育覆盖厚、地表露头少等特征,采用物化遥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找矿评价技术方法开展评价和试验,全面系统总结适合森林沼泽景观区、草原覆盖区的“空---井”绿色矿产调查方法组合,成功建立了高光谱遥感+大比例尺物化探扫面+槽探(绿色勘查示范)+小角度钻探(以钻代槽)+绿色钻探的系列勘查工作方法。

在野外钻探施工中,该团队积极探索“一基多孔”的绿色勘探方式。“一基多孔”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在同一个机台上沿矿体不同倾向布置多个钻孔,对预测矿体进行深部控制,该钻探方法在保证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极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024年,在内蒙古得尔布尔—莫尔道嘎一带金矿调查评价项目布设的钻孔均采用“一基多孔”,地质效果和环保效果明显,用实际行动推动了绿色勘查落地落实。

找矿离不开过硬团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哈尔滨中心党委采取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的形式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先后从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以及东北三省地勘单位引进各类地质人才8名,进一步壮大了调查队伍。为提高找矿命中率,该团队依托三级项目,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实建强5个专业小团队,培养项目负责4人、副项目负责4人、矿业权评估师1人。为拓展找矿视野,积累找矿经验,团队先后3次到典型矿山实地参观见学,选派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参加全国矿床学术年会、黄金科学技术年会。为提高团队建设整体水平,结成“师带徒”对子,开展全方位全过程“传帮带”。定期聘请国内地质行业知名专家,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学习讲座,鼓励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基金项目,真正把论文写在成矿区带上、写在矿山上。

下一步,团队将坚决履行好地质找矿“国家队”职责使命,紧盯大兴安岭、吉黑东部、辽东-吉南等成矿区带,突出金铜锂铍等紧缺矿种,以形成大型资源基地为主线,以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深部“四区”为抓手,扎实开展战略性矿产调查、找矿远景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区块优选调查评价,在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贡献更大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桂虎 宋庆元